血液透析背后的集中供液
在聊今天的话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血液透析的原理......
复习一下
血液透析是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由透析器,血液与透析液透析膜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回人体的过程。

知道了什么是透析,我们今天就一起了解一下血液透析背后还有什么设备在支撑~
透析液是与患者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通过透析器半透膜,可以将患者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转运到体外,同时,也将调整机体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那么问题来了!
透析液一桶10L,护士MM们的老腰怎么受得了!!!
这时候就需要一套能够提供严格的质量达标的透析液的操控系统,它就是:集中供液系统CDS
目前在国际上用于血液透析的CDS主要分为:在大部分国家应用的中央浓缩液供应系统(CCDS),以及日本应用更广的中央透析液供应系统(CDDS)两大类。

如图所示,在结构上CDDS比CCDS多出透析液供给装置这一设备。也就是A、B浓缩液与反渗水要先通过透析液供给装置混合为透析液,再输送至透析机,不再由透析机配制透析液。
我们整理出一个简单易懂的差距对比,更方便大家理解:


CDDS更多应用于日本,据统计,目前日本90%以上的血透中心都在应用CDDS。
下图即为最早期CDDS,出现于美国

就是这位集智慧与帅气为一身的小哥哥发明的!

我们都知道,透析液与患者的血液通过透析膜相接触,可以被看作是患者细胞外液的延伸。大多数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要接触120-150L透析液,所以,如果透析液质量不能达标,那么可能会将患者置于生物危害中,所以透析液的纯化变得越来越迫切,透析液的品质也必须是高标准的,安全的。
CDDS强调的即是超纯、高品质的透析。
在这一点上,需要提到个数据,毋庸置疑日本的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质量控制达到了让人惊讶的程度。
2017年,日本的透析设备输出透析液达到标准透析液(内毒素<0.05EU/ml,细菌数<100cfu/ml)水平的占比96.3%,达到超纯透析液(内毒素<0.001EU/ml,细菌数<0.1cfu/ml)水平的占比72.4%。
目前CDDS在中国刚刚起步(JMS与东丽公司都推出了各自的CDDS系统)。
但是,虽然这类设备具有超纯,高效,节省成本等优点,但CDDS也存在着部分问题,即不可以直接供应透析浓缩液而无法与其他品牌透析机兼容,且无法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在这一点上,东丽的系统更胜一筹,可同时供应浓缩液与透析液)

下图是一个简单易懂的CDDS优劣势对比,更方便大家理解:

中国目前来说,使用集中供液的大部分血透室还是采用CCDS,即中央浓缩液供应系统(CCDS)。
CCDS省了人工配液和人工拎桶这两个环节,机器配置完成后,通过管道运输给一个个的透析机。
CCDS系统会有集中供A液和集中供B液两套装置,而每一套装置中又包括有一个配液桶配液、一个贮液桶暂时贮存,之后上送通过管道供给透析机。

那么,除了节省成本等集中供液的共同优势外,目前国内的新型的CCDS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即:
随着我国透析中心集中供液系统的使用率不断增长,CCDS也在快速发展,新型的CCDS具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特点。设备消毒系统完善,支持小剂量溶解,这类新型设备大多可同时供应约百台透析机治疗,适合大型透析中心使用。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集中供液都有着自己的优点,但也无法避免一些特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和分析,逐步改进。
我们相信,集中供液设备能够不断的完善提高,未来将被更好地应用于临床。